地摊,就地出售货物或者服务的路边摊,一块街边的角落,一席苫布,随便几个商品,硬纸壳写的招牌,就是这种最贴地气的交易模式的真实写照。地摊是人间烟火,是细碎的商业生机,也可能是最底层人民的最后的谋生手段。
中国大陆在近十几年的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过程中,可能把地摊作为“脏乱差”的重点整治对象,打击到几近消失;摆小摊的商贩和城管,已经成了亘古不变的互联网话题。但是在新西兰这个更为发达的国家,地摊,却是合法的;或者说,不可以用强硬的手段和无理的规定,去欺凌这些城市中最最弱小的群体。
新西兰,只要申请合法的执照,谁都可以摆地摊。
摊子,如果指的是在比较集中的市场区域提供的半开放或者全开放式的摊位,英文叫做 stall ,比如说,奥克兰的夜市里面的小吃摊位,大部分就是个手推车或者是铁皮移动货柜,每一个摊子就叫做“stall”;或者说,奥克兰著名的西区“马场”周日蔬菜早市,每一个摊位都叫做 stall。当然,如果你开了一个专用的“摆摊汽车”,停在合理的不妨碍他人交通的地方来销售,也可以叫做 stall。
这种在较为固定的地方,提供半开放式的服务或者商品销售的摊子,需要向新西兰各地的市议会申请牌照,很便宜,基本都在40-80块钱纽币左右;如果销售食品、蔬菜等有卫生风险的商品,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认证。
而纯粹的铺一块布或者硬纸板在大街上,叫 stall 有点不合适,更适合叫做 street vendor 或者说这个行为叫做 street vending 也就是“街边摊”。
比街边摊还要夸张的就是 hawker 了,它指的是连街边的摊子都省了,随身携带在走动中向他人兜售;最常见的 hawker 可能就是新西兰街头卖毒品的那些了。
这种 street vending 或者是 hawker ,就不需要任何执照了,只不过新西兰是资本主义社会,人流量大的街边步道上“地盘”通常都是旁边的商铺、大楼、或者地产的,业主要是同情摆地摊的,就睁一眼闭一眼了,业主要是驱赶,摆地摊的也就换个地方就完事。少数人流量大的地方,City Council 也会聘请工作人员做定期的清理,但是不会出现暴力收缴的问题,而是好好商量,各让一步,保持和谐社会。毕竟,一群人穿着制服冲过来,打着“保持城市环境卫生”的幌子来欺负最底层的摆摊者,恐怕新西兰的百姓对这种行为也只会嗤之以鼻。